案例分析题中常用知识点(一)
来源:中公湖北特岗教师考试网 时间:2021-04-25 09:57:23
一、导入、提问、小结的要求
(1)针对性——作答时需要考虑学生年龄特点、教学内容等。
(2)启发性——关注教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、探索。
(3)趣味性——关注教师是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。
(4)语言的艺术性——关注教师的语言是否流畅、简练,富有感染力。
二、作业布置的要求
(1)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,有代表性。
(2)作业分量要适当,难易要适度。
(3)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,并规定完成的时间。
(4)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。
(作答时关注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做到以上几点)
三、批改作业的要求
(1)作业批改要及时。
(2)作业批改要认真仔细。
(3)作业批改要规范。
(4)作业批改遵循激励性原则。
(5)作业批改的方式可多样化。
(作答时关注教师是否有批改作业的环节,批改时是否符合要求,从而评析教师的行为。)
四、新课改的学生观
(1)学生是发展的人。
(2)学生的独特的人。
(3)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。
其他版本:
(1)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个体,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。
(2)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。
(3)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。
(4)学生需要人文关怀。
(作答过程中着重关注教师的行为和语言是否尊重学生的意见观点、人格、情感、个别差异,是否以学生的当下定未来等,从而评定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学生观。)
五、新课改的教师行为转变
(1)对待师生关系上,强调尊重、赞赏、民主、互动、教学相长。
(2)对待教学上,强调帮助,引导启发。
(3)对待自我上,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。
(4)对待其他教育者,强调合作。
六、新课改的师生关系
(1)师生关系的内容:
①尊师爱生。
②民主平等。
③教学相长。
④心理相容。
(2)师生关系的建立:
①教师要树立新型的学生观。
②要善于和学生交往。
③发扬教育民主,倾听学生意见。
④提高教师自身素质。
七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
(1)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。
(2)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。
(3)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(教学的教育性原则)。
(4)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。
八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
①恰当而精心的组织教学过程。
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
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。
④建立和谐、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。
九、教学原则
(1)直观性原则;
(2)启发性原则;
(3)巩固性原则;
(4)循序渐进原则;
(5)因材施教原则;
(6)理论联系实际原则;
(7)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;
(8)量力性原则。
记忆技巧:直起弓寻找一英里外的狐狸当粮食。
重点把握:
①启发性教学原则(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)。
a教师应讲得“少而精”,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。
b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。
c设置问题情境,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。
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,使学生学会思考。
记忆技巧:思维少发出动静
十、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
(1)备课。
①备教材。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要做到:
a揣摩教材,理解编者意图;
b深入了解学情,找准教学的起点;
c合理确定教材的广度和深度。
②备学生。
③备教法。选择教学方法/教学媒体时主要依据:
a依据教学目的;
b依据教学内容;
c依据学生特点;
d依据教学条件。
(2)上课。
一堂好课的标准:①目标明确;②重点突出;③内容正确;④方法适当;⑤表达清晰;⑥组织严密;⑦气氛热烈。
(3)作业的布置与批改。
(4)课外辅导。
(5)学业成绩的检测与评定。
小伙伴们,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,下一期继续与大家分享案例分析题中常用到的知识点。